跳转至

2025年4月新番季度总结:萌豚爱好者的饱食之春

前言:这个春日格外晴朗

这个春天的新番,仿佛被悄悄施了某种魔法,日常系作品纷至沓来,数量之多,让人忍不住想问一句:“你们是约好的吗?”不少作品都打出了“日常”招牌,把观众带进了一个又一个轻松日常的世界。

不过,“日常”这两个字,真的有这么简单吗?有时候,角色看似在吃饭散步,实际上却暗藏着某些“令人背脊发凉”的关系结构;明明是喝茶看星星的平静场景,偏偏空气里飘着一丝“你不知道的事”。这种“安静得不太自然”的氛围,也算是近年某种别样流行了吧。

反而是那些真正能做到彻底休闲的作品最难得——世界观干净无害,角色彼此温柔,行为里没有一丝“杀意”或“刀片伏笔”,让你放下防备心,真正安心地看着角色在阳光下聊天发呆。这种“不慌不忙的松弛”,不仅是节奏把握得好,而且是骨子里就没打算对你做坏事的那种善良。这样的番剧,才是真正值得细品的休闲系宝藏。

而这一季,就真有那么三部新番,不声不响地达成了这份难得的“纯净成就”,让我忍不住给它们贴上“春季日常三大金刚”的小标签。它们能在不知不觉中,把你的疲惫感一寸寸剥离,让你在平静中回过神来,突然觉得:“啊,好像能再继续生活下去了。”

它们是谁?它们为什么能做到这点?请听我细细道来——

一、《时光流逝,饭菜依然美味》(日々は過ぎれど飯うまし)

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好看的番?是那种一看就能让人打从心底感到幸福的番。

我想我已经幸福到不需要堆砌任何赞美之词了。这部作品从美术到剧情,全都恰到好处。之前还只是说人设出自《悠哉日常大王》的作者,现在发现导演居然也是《悠哉》那位,啊这……原来根本就是黄金组合再临!

这部番的角色画风超级可爱,色彩鲜明,线条简约,就像是一盘刚端上桌的奶油小蛋糕,外表精致,入口即化。而根据我对官方立绘的精密测量,她们的头身比是5.8——这正好命中“最可爱”的黄金比例区间,和《孤独摇滚》是同一物种的。而且她们作为大学生,拥有“穿什么都不会被老师念”的终极自由,于是每一集都换新衣服登场,堪比美少女时装秀,每套都好看到让我暂停截图做桌面背景!说实话,这可能是日本动画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“大学生萌系番”——前无古人,开山立派,简直可以写进教科书当范例了。

整部番围绕五个美少女展开,对话有一种空气感的灵动——不是那种“空气角色”,而是那种“空气很好呼吸”的感觉。每个人物性格都非常立体清晰,第一集看完基本就记住谁是谁了,这种清爽的群像塑造能力真的太稀有了。

而且每个角色独自行动时也能撑起完整剧情,完全不是传统那种“主角负责主线、其他人负责附和”的结构,而是实打实的“去中心化叙事”,每一条支线都鲜活有趣,真是太厉害了。更厉害的是,正因为这种去中心化的设定,编剧在安排剧情时也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度——角色可以根据剧情需要灵活“上台”或“下台”,谁登场都能撑起一段完整小故事,不像某些作品,一集故事非要把所有角色都拉上场,不然就没人能撑得住剧情。每个角色都依赖其他角色才能成立,就像是Python的依赖地狱,依赖树一长,最后就只能全家出动,结果每集都像全员集合大点名,热闹归热闹,但场面混乱又臃肿。更要命的是,人一多,塑造就被严重稀释了,原本还能有点层次的角色,最后全都变成了“谁谁谁的朋友”。(没错,说的就是你,《打了300年史莱姆》!)

不得不感慨,把角色设定为大学生实在是太明智了!既不用受中学生那堆校规束缚,又还能保留“青春可爱感”,完全是两全其美。正因如此,本作也就能大胆地玩各种生活场景。整部番几乎是用“一集大学日常+一集户外出游”的交替节奏来展开的。你能想到的休闲番元素,基本都在里面登场:登山、烧烤、自驾游、温泉度假、种田、摆摊、甚至还有老家返乡特辑……这已经不是日常番了,这是休闲番的百科全书,还是彩图精装版那种!而更神的是,就算玩了这么多题材,每一集最后都能悄咪咪地绕回“吃饭”这条主线上,并最终以一张全员围坐吃饭的合照收尾。无论是米饭还是水果,这顿饭吃完,这集就算圆满了。可谓是包罗万象,但又始终如一。

当初诗音建立这个美食文化研究社,只是想着能悠哉度日、轻松摸鱼,谁也没料到这个原本只是为了混学分的空壳社团,居然在不知不觉中被一餐餐饭、一次次出游、一阵阵笑声填满了回忆。它变成了一个真正的“居所”,一个不需要伪装的地方,也变成了这些女孩子之间情感最温暖、最真实的承载体。

顺带一提,真子和九里亚这对,已经是官宣情侣了,不是“好姐妹”式的朦胧暧昧,而是正儿八经的“你是特别的存在”级别的明牌关系。她们的亲密互动看着感觉就很甜,像是那种温热的奶茶,第一口就知道:啊,这对感情炖得够久,汤底很浓!

她们的关系塑造得又深又稳。熟悉我之前年度报告的人可能知道,我判断一段关系是否真挚,最看重的标准就是有没有互相成就。而在这一点上,真子和九里亚几乎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:九里亚就像是《孤独摇滚》里的虹夏一般,在那个开学初的春日午后,找到了那个躲在角落里的真子,并以她作为契机,邀请她进入了这个“美食文化研究社”。而当九里亚自己感到迷茫或孤独的时候,真子也总是那个静静陪伴她的人。两人的厨艺更是完美互补,在每一次料理中相互配合,就像是在用手艺默默传达情感。你甚至会觉得,那些饭菜之所以特别好吃,不只是因为火候到位,而是因为两颗心在认真地为彼此下厨。

可惜的是,因为制作进度实在太赶,很多剧情的表现力还是差了点火候。比如第七集里九里亚和真子互相袒露心声的那一幕,如果演出再细腻一点,说不定能直接把人整破防,结果现在只能浅浅感动一下,仿佛刚要落泪就被动画人设打断:“欸,不好意思今天我脸崩了,先别哭。

更可惜的是,据说这部番本来是计划七月或十月播出的,结果不知怎么就被提前到了四月档,搞得工期一下子被拧成麻花。于是大家能看到的就是外包拉满、脸型漂移、比例失调…… 要说不影响观感,那是假的;但要说看得不快乐,也不是。毕竟它的内核实在太舒服太可爱了,才让这些“瑕疵”变得如此让人惋惜。

不过!瑕不掩瑜。所以我只能说:《时光饭》,忘れてやらない

顺便补充一句,上次我说那家店有四十年历史,结果看错了,是另一家店的资料。实际上那家店大概只有十一年左右,给大家添了误会,真是抱歉啦!

二、《mono女孩》(mono)

好嘛,这部就……多少有点气不顺。

问题主要有三个。

第一,剧情主题模糊得像没调清楚焦距。

宣传上说是“JK摄影社团”,但你真的看下去会发现,摄影在这里大概和“中午吃什么”重要程度差不多,就是偶尔想起来才点一下技能树,大部分时间都是几位女主在周末随便晃悠的流水日记。对比之下,《时光饭》围绕美食,《随兴旅》围绕旅行,哪怕它们节奏松弛、氛围慵懒,但至少有个明确锚点,让观众知道自己是在看什么。而《mono女孩》这边,你要说它到底讲了什么,恐怕连原作本人都得先翻翻分镜本确认一下。

这就不免把一个经典问题再次摆上台面:空气系作品到底该怎么平衡“戏剧性”与“现实感”?

我们都知道,空气系美学,从其诞生之初便彻底抛弃了传统的强戏剧性,转而追求一种“让人感觉真实”的观感体验。但问题就在于,“感觉真实”绝不等于“直接把作者的生活原封不动搬上来”。现实感当然重要,可如果完全不经筛选和提炼,那就不是“创作”了,而是“生活回放”。那些过分追求真实感的故事,反而可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,就是创作一个能引起情感共鸣且有趣的故事。

本作就犯了这种“误把记录当创作”的错。摄影没深挖,角色没推动,情节没起伏,最后这部作品就不再像是一部动画,而更像是“作者自己的生活vlog”。但可惜,这不是漫画界的Facebook,也不是私人的生活记事簿,而是需要情感共鸣、结构把控的动画作品。

真正优秀的空气系不是对现实的原样照搬,而是通过提炼、留白和节奏控制,从而构建一种比现实更美好的“真实感”,从本质上来说是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。而这部作品反而走了个极端:过度追求原生态、零加工,结果就像拿着一份未整理的日记稿直接播给观众,既无法引起共鸣,也谈不上有趣。失去了戏剧性,也失去了诗意,最后自然就什么都留不下。

第二,角色配置无法反应,氛围低到像开了静音模式。

虽然看似有开朗角色在,但就是少了一个“领场的人”,所以整体气氛就像没有指挥的乐队,整体节奏总是难以统一。

首先是主角雨宫纱月,本应是全剧视角中心,但她的角色塑造几乎是空的,戏份非常边缘,很多时候就默默待在一旁,也不怎么说话。一个核心人物都不“说话”,那其他人自然也“沉”了下去。

接着是白毛阿姨秋山春乃,看上去是负责搞气氛的活宝型角色,但因为没有人稳住场面,她的“活跃”反而成了场面失控的来源,导致剧情节奏始终被她牵着走——不是那种“推动”,而是那种“拽着剧情乱跑”。

雾山杏算是四人里相对开朗的角色,但受限于整体氛围低压,她也发挥不出应有的化学作用;而敷岛樱子那种沉默型的毒舌属性,放在本就安静的环境下,存在感就进一步稀释了,成了“沉默中的沉默”。

整体来看,这部的角色都各自有设定,但谁都没有“接力”的节奏感,不仅缺“化学反应”,甚至连基本的“对话推进”都偶尔断档。你会发现她们虽然组团出门,但就像四个频率对不上的收音机,各播各的,没人起得了主旋律。

要知道,群像剧最重要的就是性格碰撞啊!看看《时光饭》那边,小川诗音那种好动又带一点屑的感觉,正好带动整个气氛;再加上古馆九里亚那种沉稳的大姐头属性,能够稳住场面。这样一来,气氛就能维持一个动态平衡,让人看得既不无聊又不吵闹。

而《mono女孩》这边,整体角色气质都偏沉稳,节奏缓慢、台词稀疏,再加上后面居然还有一集直接切换成成年社畜视角……这还叫萌豚番吗?我们看的明明是萌豚,不是社畜豚!

第三,风格割裂+意识流暴走,像作者在对观众玩“你猜我想讲什么”游戏。

这番整体节奏已经够游离了,但作者还时不时加入一些灵异感、神秘感,甚至“现实or幻觉”都不给个准话。本作很常见的展开是:几个女主角正在外头旅个游,画面刚刚还在轻描淡写地拍天空和草地,下一秒突然就冒出个哥特风格的漫画家,在一旁自顾自讲起恐怖故事。讲完之后主角团一回头——啊?人呢?消失了?然后剧情继续装作什么也没发生,转头去吃拉面了,观众这边只能满头问号。这类场景不是偶尔为之,而是反复出现在多个小故事中,风格真的是相当割裂。观众一边看女主们晒太阳,一边突然被拉进诡异迷雾,就好比你点了一盘清爽的土豆丝,结果里面悄悄藏了几根又辣又冲的姜丝,这谁顶得住啊?

而这一点也是我对本作最大的不满——前面提到的“主题模糊”和“群像失衡”,顶多是让它显得无聊点;“但这种灵异感突袭”的设计,已经可以说是毒点级别的违和体验了,因为它直接违背了核心受众的需求。大家是来看“JK摄影部”,不是来看“JK超自然现象研究社”的!你不能既不给铺垫,又不给解释,还想靠这种突兀的意识流营造氛围,结果只会让观众边看边提防会不会突然来个 jump scare。你是想拍空气系,还是想吓人?自己先选一个再说吧!

不过,这部作品虽然有不少不足,但我们也要看到它的优点。

首先,它的制作水准确实稳定。在这个季度外包频发、脸型漂移成风的环境里,《mono女孩》的画面表现算是非常稳健的选手。无论是女主们在山顶拍照,还是滑板时的流畅运动镜头,都能看出制作组把资源集中在了该用的地方,没有崩坏,也没有乱来。BGM也选得恰到好处,安静、克制,却能适时营造一种“让你想多待一会儿”的氛围感,这一点非常加分。

其次,如果你能暂时忘掉它那些奇怪的剧情安排——比如突然切换成成年社畜聚会的视角,或者莫名其妙冒出的恐怖故事,其实它的空气感还是不错的。日常节奏松散、构图讲究、场景取材真实,整体画面语言确实有种“轻轻放在窗边的风铃”那样的味道。你可以放空,你可以神游,甚至不用太跟剧情,照样能感受到一丝安静的温柔。

所以,如果你只是想随便放点画面边吃边看,当个轻度代餐,《mono女孩》还是值得一看的;画面流畅、配乐恰当、空气感营造也很不错,放松身心的功能它是有的。但如果你想把它当作季度主打,寄托完整的观番期待,那我还是建议:适度拉拉进度条,不要期望它能带来太多情绪高潮或情感共鸣。毕竟拿豆腐当烧烤主食,总觉得少了点什么。在这个“萌豚春天”里,它或许不能成为那道主菜,但也能是一盘淡口小菜,填补你某个午后的空白——不惊艳,但也无妨。

三、《随兴旅》(ざつ旅 -That's Journey-)

初看很平淡,但其实也有亮点。主要短板是预算问题,画面质感有点追不上理想中“旅途中的浪漫风光”感。

叙事节奏也偏快,来不及沉浸就翻篇了。如果能一集一个小故事,配点长镜头+意境留白,会舒服很多。不过!该夸的也不能不夸:几个旅伴的互动挺温柔的,空气感很稳,而且据说是作者根据自己旅行改编的,确实有一种“真实去过那些地方”的感觉。虽然没法说是“美如画”,但也有“心诚则灵”。

整体来说,这部番就像是开在大平原上的列车:平稳、直线、无惊无险,你完全不需要担心它翻车——因为它根本就没打算拐弯。剧情没有什么高潮起伏,也没有太多情绪波动,像是一本被画成动画的二次元旅游笔记。放在这个“主打日常松弛感”的季度里,它或许不算最出色,但也恰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。真要推荐的话,我会说:别当剧情番看,当旅游攻略翻一翻,或许还能种草几个新景点。万一哪天真去日本玩了,起码不会站在车站前陷入“我是谁我在哪我该去哪”的迷茫,拿起这番来随便翻一集,说不定就能从“无头苍蝇”晋升为“跟着她们瞎逛但还挺会玩的旅人”。

四、《打了300年史莱姆》第二季

前面是小打小闹的日常续杯,看到中段我都有点以为这季只是来陪跑的,结果越到后面状态越好,终于找回了第一季那种“无敌也要午休”的灵魂气质,安安稳稳地给我端上了一道熟悉又温暖的续集料理,吃着不惊艳但很放心。

不过说实话,在前面提到的这些新番引导了一波剧烈的“数值膨胀”之后,原本我很喜欢的这部休闲番,竟然意外地显得有点黯然失色——没有崩,但也就只是“还行”,那种能让我躺平呼吸的感觉反而变淡了不少。

本季也上了不少新菜色,像是曼德拉草、水母妖精、松树妖精,还有那两位神明:一个冷静如冰,一个热情似火,形成鲜明对比。这些角色第一次“动起来”的时候,真的有种收藏夹里的设定稿活过来的感动感。虽然她们的戏份都不多,但足够添点佐料,让这顿续集饭不至于寡淡。

当然,说到“动起来”,我就不得不吐槽一句:这季度的画质实在有点飘。特别是第二季的画风有些奇妙——常驻腮红+柔光滤镜整得跟滤镜开太猛的自拍一样,有点难受;角色头身比例还经常不稳定,那真是时高时矮,一会儿变大姐姐、一会儿又回到小妹妹,观感极其飘忽,简直像是随着剧情起伏在偷偷调整建模参数。

另外必须提一下第10集,突然给我来了个Live演出,舞台灯光一开,我差点以为点进了别的番!虽然演出长度不算太长,也有点看得出制作预算在努力省着花,但编曲和角色表现还算用心,要是经费再多一点,说不定还能直接晋升半个“音乐番”了。

但也就这样了吧。第二季新角色已经不少,能都画出来动起来就算圆满。考虑到这是轻改动画,第三季应该是希望不大了——这种类型的作品往往动画生命周期比较短,能走到第二季已经相当不错了,后续不指望也罢。


🧭特别说明:关于那两部我没评价的番

上次总结发出来后,评论区有人问我为啥没提《魔女与使魔》和《忍者与杀手二人组的日常》。好问题,那就来统一回复一下:

  • 《魔女与使魔》:我没有评价的原因很简单——恋爱线预警响得太大声了!对我来说,恋爱就像病毒,一旦感染,很快就会侵占整部作品的免疫系统。再萌的设定也挡不住主题逐渐被恋爱侵蚀的那种感觉。而我是来放松的,不是来看“社交关系复杂化模拟器”的!

  • 《忍者与杀手二人组的日常》:你光听这名字,像是能安心休闲的吗?这两个职业凑在一起,别说“日常”了,活着都挺难的。而且依我那套“休闲番角色进化路线”的第3层标准——也就是“具备道德与智慧”——这种设定明显是挂不上的。你能想象一个杀手来讲和谐与友善吗?反正我不能。


🍱我的本季排名如下:

  1. 🥇《时光饭》
  2. 🥈《随兴旅》
  3. 🥉《打了300年史莱姆》S2
  4. 🤔《mono女孩》

🫶结语:

这个季度真的是近年来最幸福的一季了。时隔许久,终于能在每周更新中安心地嗑到干净、舒适、温暖的美少女日常。画面美好、节奏松驰、角色灵动……甚至还能顺手拉出一个反面教材巩固一下对空气感的理解。

作为一个萌豚爱好者,我真的是吃得太饱了。

ごちそうさまでした!